首页
创新驱动 真抓实干 全力确保康巴文都精彩开园 ——我县举行康巴文化博览园区文旅现场会
2020-11-30 01:20:39
来源:
德格县人民政府
阅读数:
35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温馨提示: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11月28日,在我县康巴文化博览园区举行了德格县文旅现场会。县四大家在家领导,副县级以上领导、全县各乡镇负责人、单位负责人、以及社会民营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增进大家对康巴文化博览园区经营发展理念的了解,通过项目推介和座谈交流,促进多方合作,力争达成涉旅产业全链条的合作,共同推动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走进今天的康巴文化博览园区,一座座具有德格文化特色的高楼拔地而起,活动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边评、一边议、一边思,观摩人员现场提出问题,相互交流经验。现场会现场,县委书记嘎绒拥忠介绍了康巴文化博览园区概况,阐释了德格县文旅发展战略、路径和目标,强调了园区的建立在我州全域旅游的市场潜力和突出作用以及文旅资源配置和要素整合的优势,提出了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嘎绒拥忠指出:德格是康巴文化中心、南派藏医药之源、格萨尔王故里,文化资源厚重,为了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1371”的产业布局,在2018年,德格县启动建设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项目。项目启动近两年,目前所有在建项目已经基本完工,将于明年精彩亮相。嘎绒拥忠强调: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谋划好思路,找到好出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德格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工作中,努力闯出一条具有德格特色的发展道路。

据悉,近年来,德格县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制定了“1371”的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县范围内培育形成1个高原牦牛产业圈、3个百公里产业带7个产业园区和1个景点景区群。建成后的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可将康巴文化、民族手工艺、南派藏医文化发展壮大;将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创新模式”,园区运营后,可吸纳300名以上的贫困人口就业,全县102个贫困村可实现每个贫困村年分红5万元以上。

观摩结束后,当日下午三点,在园区内召开了以创新驱动、真抓实干,全力确保康巴文都精彩开园为主题的现场座谈会,嘎绒拥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杰主持座谈会。所有观摩人员参加此次座谈会。

会上,嘎绒拥忠从奋战目标、着力方向、打造任务、当前工作四个方面对博览园区下一步工作做了细致安排。嘎绒拥忠指出:康巴文化博览园区的建设是“来”之有理的,德格县是康巴文化中心、格萨尔王故里、南派藏医药发祥地、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国道317线上,与西藏毗邻,隔金沙江相望。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地区,在下步工作中我县要把文化旅游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文化立县、以“317”文化旅游轴线,为打造全州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努力构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嘎绒拥忠强调:项目建设本身就是一场硬仗,推进项目建设没有捷径,康巴文化博览园区历经两年风雨兼程,已迅速进入集中攻坚阶段。目前,项目即将全面完成建设,生产、经营办公等部分区域正逐步形成规模。同时,招商工作同步推进,在下一步工作中全县上下要集中精力实施基础工作的完善,确保明年开园仪式顺利进行。

据悉,“康巴文化中心博览园”是德格县脱贫奔康的产业支撑项目,是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抓手。项目选址位于德格县城南部隧道口至八一桥处,园区总占地面积约为910亩,总长度约为6.5公里,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8.5亿元。该园区以德格印经院为基本依托,充分展示德格县独特、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文旅结合”模式,为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园区主要由旅游集散中心、特产博览中心、商务中心、康巴风情步行街区、特色文化展馆区、藏房宾馆区、海螺演艺中心、文创中心、藏文化研训基地等9大功能区组成。按照设计规划,该园区在形态上为“康巴文化中心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园区和新城区,在业态上为文旅结合的文化产业园,在文态上注重彰显康巴特色文化,在生态上将成为环境优美的鲜花河谷。

园区建成后可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藏区典范园区”,传承康巴文化、民族手工艺文化和南派藏医文化;作为脱贫奔康的产业支撑,为全县102个贫困村提供集体经济和就业岗位;以产区融合建设,拓展德格县城布局,破解峡谷地带城市延展提升的制约瓶颈;

作为文旅结合、产城一体、四态融合的“品牌园区”,集中推树德格的文化、旅游和农牧品牌;通过脱贫攻坚、城乡提升、生态文明、产业富民四大战略的融合落地,打造创新实施“六大战略”的典范;

作为德格县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带动康北地区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园区已被纳入高新区对口帮扶德格的项目规划,将作为省内对口帮扶的“示范工程”,彰显对口帮扶成效。